四川理工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四川理工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四个全面”[1]部署,四川省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2],实现“两个跨越”[3]的关键时期,也是我校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四川理工大学”的重要机遇期。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及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战略部署, 根据《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及《四川省“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等精神,结合学校 “建设一流为目标,立德树人为根本,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的总体要求,制定本规划。

 

第一部分 “十二五”成效及“十三五”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一、“十二五”学校发展主要成效

“十二五”期间,学校在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的坚强领导下,在自贡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围绕建设四川理工大学的奋斗目标,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转变教育观念、抢抓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推动内涵发展, 学校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新增一批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和创新团队,硕士授权点数量和覆盖面大幅提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被列为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实施单位等,为学校“十三五”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本、专科结构调整目标圆满完成,并顺利实现本科第一批次招生,生源质量不断提高;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29000余人,其中本科生28000余人,研究生300余人;学校坚持“学生中心、教师主体”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改革,系统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试点推进“核心课程”制,全面实施“课程实施大纲”制度;以师资队伍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和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等为抓手,推进专业内涵建设和质量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率先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十二五”期间获省级教学成果奖8项;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12个,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3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2门,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名师3人;学生参加各项国家级学科竞赛成绩、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

(二)学科建设与学位点建设成效显著

“十二五”期间,学校按照巩固和提升学科优势特色、鼓励和支持学科交叉与融合的原则,全面实施学科建设“五大工程”[4]和“三大提升计划”[5],特别是省级重点学科“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有力地提升了学科综合实力。我校化学工程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等3个一级学科在全国第二轮学科评估中分列第56、54和11位;硕士授权点数量从4个学术型二级学科、工程硕士4个领域,调整新增到4个学术型一级学科、工程硕士5个领域和艺术硕士;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与化学工程等4个工程领域专业学位授权点顺利通过教育部合格评估。

(三)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师资队伍水平不断提升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积极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各类人才奖励、激励机制,“十二五”期间,我校共计引进博士研究生121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突出贡献优秀专家3人,海外博士、博士后8人;柔性引进包括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在内的高层次人才112人;选送102名教师到国内外高校留学或访学,其中出国留学、访问48人。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50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70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达到70%以上。教师队伍的数量逐年增加,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不断改善,质量进一步提升。

(四)科技创新与服务社会能力持续增强

“十二五”期间,新增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四川省工程实验室1个、四川省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联合共建四川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2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和社科基金项目29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4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19项。出版著作(含教材)66部,授权专利189项,发表学术论文7511篇,被SCI、EI、ISTP、CSSCI等收录1535篇。

(五)办学支撑条件逐步改善

经过“十二五”的建设和发展,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达3.4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达253万册,电子资源355万册,特色数据库48个。各校区教学、科研、生活设施逐步改善,形成了以汇东校区为主体的办学格局,校园占地面积11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70万平方米,进一步拓展了学校可持续发展空间。

(六)校园文化与大学精神更加彰显

大学文化和文明校园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学校成功举办50周年校庆,显著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和知名度。学校利用50周年校庆为契机,进一步凝练和诠释“黄岭精神”,弘扬了学校“以黄岭精神为底蕴,崇尚学术、发扬民主、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新建了校园文化景观和视觉传达系统,规范道路、建筑物等命名, 营造起了更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深入践行“学生中心、教师主体”理念,大力开展育人环境改善和师德师风建设,持续推进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巩固提升了校园文明水平。

(七)党的建设全面推进

在“十二五”期间,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健全了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开展了“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及“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针对新常态下的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找出了差距、明确了思路、规划了路径。

学校经过50年办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一代代理工人用智慧和奉献赢得了学术声望和社会声誉。学校由化工轻工的单科型院校,逐步发展成为以工为主,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是川南区域内规模最大、学科门类最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在白酒酿造、化工腐蚀与防护、资源综合利用、环境控制、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彩灯艺术设计、盐文化等领域形成了明显特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传承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存在的问题

当前全社会正处于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和社会管理深刻变革时期,学校地处西部非中心城市,发展资源不足,国家和省“双一流”[6]战略的实施,必将使我们面对“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竞争态势,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面临的严峻挑战与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思想不够解放,危机意识、奋斗意识不强

面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常态,学校长期以来形成的保守求稳的氛围使部分师生中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存在压力不大、动力不足的现象,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精神不够,危机意识不强,奋斗劲头不足,这必将使我们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国内外激烈竞争。

(二)师资队伍建设在数量、结构和质量上存在较大差距

由于学校地处非中心城市,长期以来人才流失严重,高层次人才缺乏,博士比例偏低,师资队伍无论数量、结构、质量都与学校发展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高水平学科领军人才和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不足,影响着学校高水平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建设,也极大地制约着我校建设学科高地的需求和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三)教育改革创新力度不够,教风学风建设有待加强

人才培养质量是最终评价和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核心要素。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决定了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知识能力复合化的新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满足学生诉求、适应社会需求是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学校部分教职工中依然存在的因循守旧的教育思想观念、落后的教学方式方法,功利、浮躁的教风与学风,必然严重影响着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四)资源配置不够科学、效率有待提高

学校开源渠道有限,但节流不足,资源浪费现象还比较突出。作为地方高校,学校自身的优质资源不多缺乏有效的资源配置手段,配置渠道过多,相互之间沟通衔接困难,运行效率低下,未能建立起与目标、任务、绩效挂钩的资源分配、绩效考核和追踪问效机制;现有各类科研平台与学科学院之间未能有效衔接形成合力,作用不突出,竞争力不强,难以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质资源。

三、“十三五”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未来五年,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四川建成西部强省,实现“两个跨越”的重要时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这个时代的典型特征;区域优先发展与重点突破,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快,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教育与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加大,大学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任务将更加艰巨,但挑战与机遇并存。

(一)经济发展新常态开启了创新驱动新时期

“四个全面”战略部署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启新征程, 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经济结构转型深度调整,发展动力转向创新驱动,必将更加凸显教育和人力资本要素,更加注重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高等教育作为科技和人力资本的重要基础和输出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新高度加快构建新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必须深入推动新一轮改革。只要学校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在“一带一路”、“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举措中抢抓机遇,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大势中顺势而为,必将有所作为。

(二)行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拓展了新空间

学校作为地处川南的省属高等院校,根植于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学科专业发展已具有显著特色与明显优势。发酵工程学科支撑了占全省GDP5%以上的白酒产业,化工、材料、机械、控制等学科群与四川省尤其是川南区域的新兴及支柱产业建立了深厚的联系,为区域内的国家新材料基地、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产业、食品产业、重化工产业等提供了有力支撑。“十三五”期间,国家“长江上游经济带”、“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特别是四川省实施的“多点多极支撑”、川南城市群建设及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等战略决策,为学校发挥学科优势和行业背景优势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拓展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领域改革,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国家颁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和《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等重要举措,为高校依据自身基础和特点,科学定位、特色发展、争创一流提出新要求。特色发展、转型发展已成为地方高校发展的关键词和主旋律,学校必须抓住这历史机遇,使传统学科焕然一新,独辟蹊径再创特色,实现追赶式崛起,跻身四川省乃至全国“一流学科”,建成学校的学科高地,引领、辐射其他学科的全面发展,使学校有位并更有为。

(四)高等学校激烈竞争带来严峻挑战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等教育的信息化、国际化和分类发展是必然趋势,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将发生深刻变革,以需求为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将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席卷而来。创新创业要求、“互联网+教育”手段等将使传统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发生彻底变革;考试招生制度、评价与多元化录取机制、政府资源分配方式及注重办学绩效的评价制度等必将随着改革的深入而逐步调整。过去几年,绝大多数同级同类的兄弟高校,凭借优越的地理环境或发展机遇取得快速发展,办学竞争力已明显增强。我校面临着既要提档进位,又要内外兼顾,负重发展的压力必将长期存在。

面向未来,学校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正确把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高等教育改革、行业和区域发展全局,抓住提升质量和内涵发展的战略机遇和历史机遇,科学规划和扎实推进“十三五”的建设和发展,才能有位有为。

 

第二部分  指导思想、发展思路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四川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时代特征,积极顺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趋势,切实践行“学生中心,教师主体,引领社会”的办学理念,把 “胸怀一个愿景、牢记两个使命、坚守三个观念、创新四个要素、实施五大战略”【9】内化为全体教职员工的育人价值观和行动指南,主动对接国家及四川省重大发展战略,重点突出对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在省内有重要影响、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四川理工大学。

二、发展思路

“十三五”期间,学校将紧紧围绕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四川理工大学”的总目标,按照“坚持四个发展、推进四项改革、实施六大工程”的“446”工作思路,促进学校全面追赶、跨越式发展。“446”即:

坚持四个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特色发展、开放发展。

推进四项改革:人事制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科技创新及产业化机制改革、校内管理体制改革。

实施六大工程:学科建设引领工程、人才强校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工程、基础保障能力建设工程和学校治理能力建设工程。

牢固树立以服务需求为导向,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以师资队伍和高端人才及团队建设为核心,以凝练学科特色构筑学科高地为突破口,秉承发展新理念,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一)以改革创新谋求新驱动

未来五年,学校将紧扣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为契机,以破釜沉舟的胆量和勇气,破除制约学校发展的思想和体制障碍,建立健全激励创新的制度体系。加快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完善支撑创新的人才体系;逐步构建包容创新的制度文化,营造开放、协同高效的创新生态。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协调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科技创新机制改革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等四大改革,释放改革红利,形成改革发展内生动力。

(二)以协调发展激发新活力

未来五年,学校将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以聚力争创“一流学科”及突破博士授予权为重点,统筹推进工学、理学、管理学及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分层建设与协调发展。以人才培养需求为导向,调整本科专业结构,优化本科专业体系,稳定本科招生规模,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促进各层次学生按比例协调发展;以内涵建设、提升质量为重点,按照目标导向原则,加强教学与科研资源统筹配置,系统推进硬件建设与软环境建设;促进教学发展与科研发展相协调、管理服务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相协调、办学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同步提升相协调,为学校事业发展增添新活力。

(三)以特色发展厚植新优势

“十三五”期间,围绕国家、行业及区域发展重大战略,抓住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及区域产业结构转型调整的新机遇,整合学校相关学科构建学科群,支撑白酒酿造、化工新材料、先进控制及检测技术、节能环保技术及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的学科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促使学科特色转化为科技优势、专业优势和社会服务优势,不断凝练学科方向,形成特色学科的核心竞争力;围绕培养具有“三心四能五结合”【10】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促进人才培养特色转化为招生就业优势和社会声誉优势。

(四)以开放发展拓展新空间

未来五年,学校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开放共享理念,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深化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校校(院)合作,继续拓宽与地方、行业、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领域,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加强国际交流与知识共享,不断拓展学校发展新空间;积极构建产学研用开放平台,探索开放共享新机制,优化学校办学资源,有力推进引智借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及社会服务,提升学校对外服务影响力、知名度和办学国际化水平。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十三五”期间,围绕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四川理工大学”的奋斗目标,按照国家战略需要和区域发展需求,打造一批省内乃至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学科、智库、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平台,探索一套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使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学科建设总体水平进一步攀升,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校园建设与保障功能更加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更趋合理、管理更加高效,力争学校综合办学实力进入省属公办本科院校排名前20%,把学校建设成为川南人民心中的精神家园。

(二)总体指标与阶段任务

到“十三五”末,拟达到体现学校竞争力的主要指标为:

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评估中,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进入前6名,化学工程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学科进入前45名;至少10个一级学科名列省属高校前3名;力争学校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ESI世界排名前1%学科实现零的突破。

引进国家“千人计划”、“长江学者”或“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高端人才3-5名;引进或培育“国家百千万人计划”、四川省“千人计划”和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等40名以上;加大力度引进及送培博士,使专人教师中的博士比例达到50%以上。

全日制在校学生规模稳定在28000-30000人,研究生规模达到1500人,留学生规模达到600人。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以上,3-5个专业通过国家专业认证,毕业生研究生考取率达到20%以上。

年到校科技总经费增长率不低于25%,累计达到4.5亿元以上,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以上,建成国家级科研平台1-2个,新增省级科技创新平台3-5个。

“十三五”期间主要建设任务及阶段性指标(略)。

 

第三部分  主要任务与保障措施

 

“十三五”时期,学校将重点实施学科建设引领工程、人才强校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工程、基础保障能力建设工程和学校治理能力建设工程等六项工程,协调带动学校的综合改革和内涵建设的整体推进,实现学校“十三五”确定的阶段性任务和总体发展目标。

一、学科建设引领工程

以“双一流”[6]建设为驱动,围绕学校优势与特色学科,创新学科发展机制,构建优势特色学科群和学科大平台,培育3-5个省级以上“一流学科”,达到博士授权点学科条件;发挥优势学科引领作用,鼓励学科交叉,促进理学和人文社会学科协调发展,形成基础学科选择性突破,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加大硕士授权点的培育与建设力度,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一)实施“一流学科”建设工程,构筑学科高地

以学校特色优势学科为基础,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坚持目标引领,构建以重点实验室、研究院、研究中心为载体,形成支撑“中国白酒金三角”、自贡国家新材料(含氟高分子材料、新型碳材料等)、自贡节能环保技术及川南能源化工、智能装备制造等产业基地的优势学科群和跨学科大平台,统筹建设数学、化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等相关支撑学科;创新学科运行机制,建立学科“特区”,大力实施高端人才与团队的引进及培养工程,探索分类考核与评定机制,激发创新潜力与活力,凝练学科方向,打造学科高地。力争“十三五”末,使3-5个优势学科达到省内“一流”水平;1-2个学科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力争实现ESI世界排名前1%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的突破。

(二)巩固和发展基础学科,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

进一步夯实数学、化学、物理学、微生物学、信息科学等基础学科,围绕学校优势特色学科,推动学科交叉,有力支撑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实现自身快速发展,形成具有理工特色的理学学科体系,使1-2个一级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基本达到博士授权学科相当水平。

(三)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建设高端智库

加快构建以学科、中心、基地协调一致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统筹学科发展,凝聚学科合力,着力围绕“一带一路”、“长江上游经济带” 和“川南区域一体化”战略,统筹校内外资源,倾力打造一批服务川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端智库。进一步巩固和强化 “中国盐文化中心”、“川酒发展研究中心”、“高教研究所”、“智慧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等的地位和作用;着力推进多学科聚焦彩灯艺术文化产业发展,加强与自贡市政府及域内外灯贸企业的合作,借力自贡国际恐龙灯展(会)平台及品牌影响,构建“中国彩灯艺术产业研究中心(院)”,形成集创意研究、彩灯设计、产品制造、市场推广于一体的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格局,进一步彰显学校多学科综合优势和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加大四川省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建设力度,汇聚研究人才,凝练学科方向,扩大社会影响力。

(四)着力加强研究生学位点培育和建设

坚持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加强研究生学位点建设,不断增加硕士研究生学位点数量,加大推进“一流学科”建设与博士点学科培育力度,提升硕士研究生学位点质量;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提高研究生养质量把研究生培养质量与学位点动态调整结合起来;完善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与退出机制,确保导师队伍质量。到“十三五”末,力争使全日制在校研究生规模达到1500

二、人才强校工程

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着力高端人才或团队的引进与培育,化解学科领军人才缺乏和学科团队凝集力不足的矛盾,支撑学科高地建设;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培育教学科研骨干,优化教学科研队伍结构,提高博士学历在教学科研人员中的比例;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岗位管理和岗位绩效考核,建立多层次的教学科研人员聘用制度,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优良环境。

(一)实施高端人才引进工程

配合学校优势特色学科高地建设,制定高端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搭建招才引智平台,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吸引海内外优秀学科带头人或团队;建立健全高端人才引进、培养责任制,探索高端人才聘用新模式;在重点学科设立讲座教授岗位,实施讲座教授计划,吸引海外优秀学科带头人定期到校讲学,鼓励高端人才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

(二)实施中青年教师事业发展支持行动计划

继续实施“中青年教师学历提升计划”,不断拓宽引进渠道,大力引进海内外高水平博士研究生;进一步加大青年教师出国(境)支持计划的力度,培养青年教师国际化视野,提升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实施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计划”,达成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能力素质;不断改善中青年教师的科研条件、住房条件,进一步加强人文关怀,促进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全面成长。

(三)探索团队建设机制,形成师资队伍合力

探索在重点学科或科研平台按团队设岗、聘任、考核和分配的团队建设机制;以核心课程(群)、专业等为依托,整合力量,建设一批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对接国家、区域和行业重大战略需求,建设一批以产出标志性成果为导向、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科研创新及服务团队

(四)创新工作机制,激发队伍活力

建立健全人才分类管理,探索灵活多样的用人机制;进一步完善岗位聘任、考核评价、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晋级和薪酬绩效激励机制,建立教职工收入与学校发展同步增长的长效机制。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扶持力度,完善有利于青年教师成长的相关政策。积极探索适应高校特点的人员流转退出机制,采取固定与流动编制相结合的方式,对接人才市场行情,灵活聘用非教师系列岗位人员。

三、创新人才培养工程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正确处理好规模与质量的关系;稳定本科招生规模在7000人左右,逐步增加第一批次招生比例,不断提高生源质量;逐步减少并停止专科招生,扩大研究生和留学生招生数量。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构建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建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多样化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培养理想信念坚定、思想品德高尚、社会责任感强、具有创新实践能力、身心健康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一)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对人才素质能力的要求和需求为出发点,认真研究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法与途径,着力推进专业结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教学方式等供给侧改革,增强知识供给的有效性;搭建跨专业、跨学院、团队式人才培养平台,促进多学科交叉;积极探索学校、政府、行业(企业)参与的 “人才培养共同体”新模式,加大开放办学力度,完善产学研联合人才培养体系,切实培养社会迫切需要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二)加强知识体系与专业内涵建设

建立以需求和质量为导向的专业调整预警机制,优化专业结构;以课程建设为抓手,完善核心课程和课程实施大纲制度,发挥教研室和课程组的集体智慧,积极探索基于互联网信息时代的教学模式改革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内容改革;夯实基础教学和实践实训平台,积极探索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的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立体化、开放式分类人才培养的知识供给大平台,满足人才培养多元化需求。

(三)大力推进教育教学质量标准建设

按照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国际化人才质量标准和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各类“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和国际(国家)专业质量认证为抓手,全面推进多样化人才培养;以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分类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展课程评价、专业评估(认证)和培养人才质量跟踪,逐步实现“管、办、评” 的分离。

(四)强化教育教学质量保障

深入推进教学质量工程,完善涵盖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活动运行、学习支持服务以及教学质量监控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健全专业核心课程制度,持续推进课程实施大纲行动计划,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深层次改革;大力实施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建设工程;积极搭建教育教学优质资源平台,创新教学模式。

(五)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强化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大力实施本科生、研究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充分发挥现有国家级、省级教育实践平台的作用,加快实践实训中心和大学科技园建设步伐,力争建成国家级实践教学中心和大学科技园,加大校外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力度,逐步形成校企、校地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新机制。

(六)实施师德、师风、师能建设工程

以师德建设为先导,通过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行动计划、中青年教师事业发展支持行动计划,以教学名师与教学团队培育工程等为抓手,立师德师能考核与教师晋升晋级联动机制,强化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求真务实的激励导向,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职业素养、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七)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促进国际化人才培养

积极探索国际合作办学模式,加大对教师访学、学历深造和科技项目国际合作的支持力度;扩大国际或港澳台间交流生的互派数量和范围,积极吸引留学生来校就读本科或硕士研究生;加强留学生教育研究,确保留学生培养质量。

(八)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健全教书育人和全员育人机制,强化“学生中心、教师主体”的理念,明确教师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首要职责,关心学生思想、学业、生活、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完善学风建设机制,以教风带学风,努力构建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严谨求实、尊师重教、遵纪守法、举止文明的优良学风;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主渠道作用,积极推行“易班”网,通过论坛、博客、微博、手机信息等多种新型互联网应用,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把科学精神、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融入学习与生活全过程,切实增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和改进学生体育美育工作,创新体育美育工作模式和途径,改进课程体系,切实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与健康审美情趣,促进学校体育、美育与德育、智育的有机融合。

四、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工程

坚持“面向需求、主动服务、协同创新、提高水平”的科技工作方针,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区域产业发展、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以“人才、基地、项目、成果、机制”为抓手,着力构建以目标为导向,学术带头人和科研团队为核心,政产学研用合作平台为载体、科研项目为牵引、应用基础和技术开发有机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一)积极构筑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重点面向四川和川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或大学紧密合作,积极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紧紧围绕自贡及川南各地市“十三五”规划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以问题为导向,项目为载体,组织多学科、校内外联合的协同创新团队,形成解决关键技术或重大课题的合力。

(二)强化科研平台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依托食品轻工、材料化工、信息控制与装备制造等优势学科群,把“酿酒生物技术、材料、人工智能”等重点实验室建设成为跨学科的科技创新平台,加强与共建单位或其它相关单位的联合,力争建成1-2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加强平台建设的顶层设计,优化科技创新资源和科技队伍配置,突破行政约束和学科间的学术壁垒,探索建立适应交叉学科的科研人员聘任、考评的学术科研“特区”机制,汇聚学科高端人才和科研团队,凝练科研主攻方向,打造学术高地,形成学术高峰。

(三)加强基础研究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积极培养、引进一批潜心基础研究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杰出人才,引导理工融合、文理交叉的多学科科研团队建设,增强承担国家重大应用基础和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的能力;大力支持人文社会科学围绕“川南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区域特色文化、产业转型及社会事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开展应用研究与决策咨询,积极与地方有关机构、企业共同建立或建设社会科学研究平台,探索社会科学与文化传承成果落地应用的创新模式,服务地方社会发展。

(四)创新科研管理体制机制

建立科研分类评价、考核、奖励机制,建设“平台、团队、项目、成果 ”四位一体的科研管理体系,形成以学科发展需求、学术带头人及团队、学术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资源配置机制,促进科研资源向科学前沿研究、特色优势学科培育和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倾斜;创新科研评价制度,建立投入与产出评价机制,使评价结果成为科研人员收入分配与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推动学校科研工作协调可持续发展。高度重视科研诚信制度建设,弘扬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形成良好的学术生态与学术风气;加强学术监督与惩戒机制建设,杜绝学术不端行为,促进学术研究健康发展。

(五)加大成果转化应用与服务社会力度

坚持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发挥学校人才、科技、文化等优势,深化产学研用合作新机制,加快大学科技园和科技孵化器建设,建立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创新创业园和中小科技企业孵化服务体系,积极融入川南区域各地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白酒酿造、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等优势产业提供人才和技术服务;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和其他政策研究机构的合作,建设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积极发挥其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引领社会思想文化发展潮流,助力川南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六)强化继续教育培训,提高社会影响力

充分发挥学校多学科优势,稳步发展成人教育,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和依托学科优势的长线培训项目;加强对合作办学点和培训项目的管理,提高人才培养和培训的质量;积极探索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

五、基础保障能力建设工程

统筹规划校区建设,完善以汇东、营盘校区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及其配套功能,推进成都研究院规划建设,满足学校可持续发展需求;加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力度,统筹协调多校区办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一)加快新增土地规划、征用和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汇东校区现有土地征用和科技孵化楼、学生宿舍及留学生公寓等项目的规划与建设,实施好以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学生实习实训中心建设,统筹安排多校区教学科研配套设施、体育场馆、生活服务实施的新建、改建、扩建;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沟通,积极争取新征办学土地,调整完善学校功能布局,满足“大学”更名与可持续发展办学需求。

(二)规划建成成都研究院

加强与成都天府新区的沟通协调与合作,积极争取省教育厅等有关部门的支持,规划建成“成都研究院”,使“成都研究院”成为学校引智借智的重要窗口,学校科技创新、成果孵化和产业化的示范中心,培养研究生和留学生,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开放办学的重要基地。

(三)加快信息化步伐,建设智慧校园

研究制定学校信息化标准体系,推学校信息化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建设满足智慧校园的高速数据网络平台及配套支持系统,推动数据共享交换中心建设实现信息共享;推进图书馆、档案馆、校务管理等公共服务平台信息化建设,为教学、科研、管理提供有力支撑;丰富基于数据共享的智慧化应用,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对接自贡智慧城市建设,发挥本地教育行业资源中心作用,成为川南高校的重要信息节点。

(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与保障能力

创新后勤管理机制,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建立健全“行政管理、保障服务、市场运营”三位一体的后勤保障体系,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和保障能力;建设校园多维防控体系,完善校园治安常态化管理机制;关心教职工福利、生活及健康诉求,提升为教职工服务能力和水平。

(五)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建设绿色校园

强化资源配置的顶层设计,科学配置增量资产,更加注重经费投入的质量与效益,防止项目重复建设和设备重复购置;充分发挥已有办学资源的效益,优化盘活存量资产,建立健全资源使用效益评估机制和有偿使用学校资源的机制,进一步做好资产有偿使用、公用房屋使用等日常管理工作;建立节能增效管理机构,完善绿色采购、节约、节能制度,创建节约型校园。

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题,把大学精神的塑造和知识分子人格的培养作为重点,以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校园文体活动为载体,培育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着力培养师生员工的科学理性和人文精神,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川南人民的精神家园。

(一)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

加强对办学传统、文化内涵的挖掘整理以“黄岭精神”为底蕴,凝练、完善具有时代特点及“四川理工”大学特色的校园精神,采取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学校愿景、精神文化、核心价值观等文化理念。

(二)健全制度文化

优化内部组织架构,进一步理顺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制度规范化建设,推进制度创新,提升管理制度的文化内涵,形成具有四川理工特色的制度文化体系。

(三)打造学术文化品牌

大力扶持体现健康精神文化的主流社团和学术科技型社团,强化对“学术(高教)论坛”、“理工大讲堂”、“校友论坛”和“文化艺术沙龙”等学术文化平台的建设与管理,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富有创新性、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大学师生文化艺术、科技与学术等主题活动。

(四)完善校园文化载体建设

规范学校视觉形象标识使用及校内建筑、道路与景观命名,逐步建设和完善具有“四川理工”特色的标识体系;规划建设校史陈列馆、音乐演播厅、大学生创新、创意成果或产品展示馆等,加强学报、校报、校园网等“媒体”建设,塑造主题突出、格调高雅、特色鲜明的校园人文景观。

七、完善治理结构、增强治理能力

推动在《四川理工学院章程》引领下,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行政、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的管理模式,改革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建立适应学校发展的大学先进制度体系,提高大学治理水平和依法治校的能力。

(一)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充分发挥学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保证校长在依法行政中的执行权力,提高学校领导班子办学治校能力。进一步完善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等各类决策机构的议事规则,明确决策内容,健全决策程序,提高决策效率。

(二)建立教授委员会制度,推进教授治学

完善校学术委员会章程,进一步加强校学术委员会建设,积极推进建立学院教授委员会,推进教授治学;进一步明确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边界与权责,完善学术委员会运行机制,优化学术权力运行机制;探索学术与行政相对独立、相互促进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校发展中的决策和咨询作用。

(三)强化民主管理,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积极探索建立学生代表大会制度,推进学生民主自治管理;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群众团体在学校发展中的民主管理与科学决策作用;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民主党派咨询会建设,建立健全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决策、咨询、监督机制,使学校领导集体做出的涉及教职工和学生利益的有关政策、措施、方案更具广泛的群众和民意基础。

(四)提升机关职能部门执行力和服务水平

逐步推进职能部门机构的边际调整,构建“大部制”,推进扁平式管理体制,增强资源整合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和决策的科学性;加强行政职能部门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完善管理服务流程和规则,提高业务能力,促进业务创新。

(五)创新运行机制,提高管理效率

按照资源配置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原则,建立与规划、目标相衔接的资源配置模式,加强资源配置体系建设;着力构建以规划为依据、目标为导向的对学院和创新平台的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的考核与绩效评估体系;积极探索学科高峰建设“特区”的人才流动和兼职聘用机制,对优秀学科领军人才和拔尖青年人才实行年薪制,为学校发展上台阶、上水平做出更大贡献。

八、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学校发展建设中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学校改革与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证。

(一)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提高组织决策管理能力

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党委总揽全局,发挥各级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各级党组织要把推动各项事业发展作为重要职责,把推进学校事业改革发展作为各级党组织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创新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不断推进党建工作的观念创新、方法创新和制度创新,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

(二)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按照中央和学校提出的“好干部”标准【11】,进一步提高学校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与办学治校能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干部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注重培养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干部,提高专业化水平;完善岗位效能考核和监察工作制度,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益;加强干部在岗培养和再教育,建立年轻后备干部的选拔、培训和教育机制,使干部努力成为学习型干部、服务型干部、廉政勤政型干部。

(三)积极推进惩防体系建设

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监督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群众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重点,构建反腐倡廉责任体系。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完善制度建设,深化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完善惩防体系建设;严把工程建设关、财务审计关、招生关、晋职关、教风学风关。倡导学术诚信,严防学术失范行为。

(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切实提高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加强师德建设为重点,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为目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责任感教育,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和专业水平;推进网络思想教育体系建设,完善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机制;建立完善党委总揽全局、书记担负第一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学校各部门层层负责、齐抓共管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体系。

(五)切实加强民主政治环境建设

全面推进依法治校与民主管理。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等学术组织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学术事务中的决策咨询作用,推进教授治学;坚持并完善校务、院务公开,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支持教代会依法履职,保障代表的各项权利;加强和改进工会工作,创新工作方式,畅通教职工利益表达和协调沟通渠道;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在学生全面素质培养中的作用,引导学生会、研究生会等群众组织做好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建言献策作用,支持民主党派搞好自身建设;进一步做好离退休教职工工作,关心重视离退休教职工政治和生活的条件保障,充分发挥关工委、离退休教职工在人才培养等学校发展各方面的作用。

 

第四部分  组织实施

 

一、完善规划编制与规划实施机制

校长是学校规划的总负责人,负责指导学校发展规划的编制与组织实施。在校长领导下,学校成立规划评估与咨询委员会,对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及规划的实施进行监督与评估;评估结果作为下一年度计划实施方案制定的依据,实现规划的逐年推进;各职能部门是规划的实施主体,负责组织学校的人财物,实现规划目标;各学院行政一把手是本单位规划的负责人,依据学校中长期和“十三五”发展战略目标,制订本单位的“十三五”规划及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规划的统筹与协调

学校“十三五”规划是落实学校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载体,各部门要据此调整、出台促进规划目标实现的各项具体措施。各部门、二级学院的“十三五”规划要紧扣学校总体规划发展目标及阶段性目标,在坚持本单位规划的战略性、宏观性、前瞻性的基础上,强化与学校规划的衔接。

三、建立规划实施的评估与监督机制

坚持“整体规划、分段实施、动态管理、及时完善”的原则,建立规划实施信息实时反馈系统。加强任务分解,明确责任分工,实行目标问责制。要重点对各单位规划是否契合学校发展总目标,各单位规划的实施过程和进度,规划的各项工作是否按计划开展,阶段性目标落实情况,强制性内容执行情况等进行评估,考核结果作为学校对各单位及主要领导考核及奖惩的主要依据。

四、创新资源配置机制

坚持以规划目标和绩效考核为导向,建立开放、竞争、择优的资源配置体系,统筹学校各类经费,突出建设重点,科学配置办学资源。优先保障人才培养及高端人才引进,重点支持“一流学科”群等关键项目建设,确保学校的资源配置与事业发展目标相适应。

 

“十三五”是学校内涵发展、竞进提质,在高等教育激烈竞争中实现跨越发展与“弯道超车”的战略机遇期。全校师生应紧密团结在学校党委周围,紧紧围绕学校“十三五”发展目标,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特色争优,努力提升办学质量和学校竞争力,为高等教育事业、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四川理工大学”而努力奋斗。


编辑:管理员

推荐阅读